陕晋甘豫14城市公积金互认互贷
8月18日,2023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和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分会在西安市召开。会上,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延安、三门峡共14个城市签订了关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携手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会议表示,公积金政策将在四个方面建立常态化长效协作机制。其中重点内容为:
“建立互认互贷合作机制”提出,城市群各成员城市在尊重差异化贷款政策的基础上,实行缴存信息互认,共享购房贷款权益。可结合当地实际,修订完善异地贷款业务细则,升级改造信息系统,优化贷款业务流程,缩短贷款办理周期,创新贷款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城市群异地贷款业务合作。
“建立提取业务协作机制”明确,支持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在非缴存地城市购买自住住房,且符合缴存地住房公积金购房提取条件的购房人,在购房地申请提取个人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以代收代办等形式协作办结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
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于同日发布《中心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互认互贷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表示,“恢复办理在我市购买自住住房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成员城市(宝鸡、咸阳、铜川、杨凌、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市)和观察员城市(延安、三门峡)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以上城市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与西安本地缴存职工享有同等贷款权益。”
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截图
目前,西安单缴存职工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65万元,双缴存职工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85万元。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为3.1%,首套房商贷利率为4%,公积金优势仍十分明显。
公积金互认互贷带来哪些利好?
什么是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
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的意思是指企业职工在一个城市缴存住房公积金,当职工调到外地工作或户口迁移至外地需要在外地买房,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也会跟随本人,到工作地或新的户口地,做到“账随人走、钱随账走”,实现“缴存时间不中断、缴存金额一并算”。同时原城市缴存的公积金可用于新城市的购房,有购房需求市民,可在已建立公积金合作的城市实现公积金贷款互认互贷,即缴存互认、贷款互贷。
实现公积金互认互贷,不仅可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各地人才跨区域流动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提供基础信息保障,同时也能够用活用好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住房公积金政策性金融功能。
推动公积金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一体化,顺应城市群、都市圈化发展时代的跨城购房趋势,切实减轻购房者的负担,或将是公积金改革的一个重点改革方向。而公积金一体化,能够一定程度减轻人口流动的后顾之忧,助力于区域人口、产业的融合,对于促进区域协同化发展亦有着重要意义。
还有哪些城市支持互认互贷?
除了陕晋甘豫的14城市,我国还有多个城市群实现了公积金的互认互贷。
2023年8月8日,南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推进实施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省内“一体化”政策的通知》,其中表明,在办理“南昌都市圈”异地互认互贷业务基础上,推进扩大区域范围,在省内实施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一体化”政策。省内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职工,在南昌市行政区域范围内购买住房的,可向南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2023年7月12日,川东区域广元、达州、巴中、广安、南充5市实现公积金互认互贷。
2021年6月16日,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二十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北京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推动京津冀住房公积金一体化,促进区域职住协同。长三角、成渝、胶东经济圈、大南昌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在内的区域都在积极推进公积金的异地转移接续、互认互贷工作
除了京津冀,包括上海市、南京市、合肥市、等8个试点城市的长三角地区、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20城在内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成渝、胶东经济圈、大南昌都市圈等在内的区域都在积极推进公积金的异地转移接续、互认互贷工作。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家的导向就是合理控制大城市核心区人口密度,在郊区或都市圈范围内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新城。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也认为,公积金一体化的政策,对于跨城购房群体能够形成支持效应,也有助于形成更优的城市人口布局。从公积金的发展情况看,后续一体化发展以及便捷化利用将是大趋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