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月28日,民生出行·安全为本——电动自行车锂电安全调研座谈会在京召开。本次座谈会聚焦分析、还原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问题真相,共同探讨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办法。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3.5亿辆左右,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所用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种类型。不过在新国标的实施、绿色出行等因素的推动下,电动自行车锂电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研究机构EVTank预测,到2025年,锂电电动自行车的渗透率将达56.40%。
《中国经济周刊》副总编杨眉表示,电动自行车作为新能源产业,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看到电动自行车正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回避它的安全问题。”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二级巡视员谢立安表示,我国是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出口大国,为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他建议一要加快科技创新,推动行业跃升;二要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三要完善质量管理和标准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原司长、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严冯敏认为,标准化是推进治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问题的重要抓手,要以标准化来带动企业的合规生产经营。“要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要以治理来保障安全,促进规范,以安全规范来促进发展。”
“目前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产品国标GB/T36972、电摩锂电池产品国标GB/T36672都为推荐标准,而不是强制标准,同时监管部门在执法时也缺少依据来判断电池是否属于合格产品。”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周滢表示,希望能尽快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使用二手电池,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引导。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标准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储能电源部部长王晓冬透露,《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于2023年底发布,届时将会对锂电池质量的提高做一个很好的技术支撑。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还进行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白皮书》启动仪式。白皮书分别从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分析,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发展、锂电池安全探索实践等方面,全面论述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在设计、制造和使用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望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安全应用锂电池的规范发展起到引导及促进作用。
文 | 中国能源报记者 杨梓
关键词: